第(2/3)页 “爔儿,还有其他的吗?” “对于那些捐了钱但是排在后面的,朝廷也不能视而不见。” 朱高希笑呵呵地开口道:“都是上好的韭菜,培养培养下次还能割。” “这些捐的少的,皇帝陛下也可以赏赐一副自己亲笔写的字,比如说什么“积善之家”,什么“毁家纾难”等等,让他们挂在客厅里面沾沾龙气,也不失为一桩美谈。” “关键在于,如此一来不但宝钞储备金问题解决了,而且皇帝陛下在商贾这个集体里面还颇有威望,下次再缺钱的时候,也可以带着他们一起玩,他们此次获利那么下一次也会积极响应。” 朱棣听后一想,好像正是这么个道理。 朱高爔这个法子确实很不错,既省钱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的东西,不过就是些字罢了,而且还维护住了他身为皇帝的脸面,堪称一举多得。 所以朱棣很是爽快地点了点头。 “此计甚好,回去之后我就禀报皇帝陛下。” 一旁道衍闻言,忍不住笑了笑。 听陛下这话的意思,就是爽快地答应了。 只是这商贾之事,具体该交给谁去负责,还需要仔细斟酌一二。 毕竟皇帝陛下身旁,诸如金忠、朱能等心腹,包括他道衍自己在内,都没有一个擅长钱粮之事的啊! 唯一一个郭资,现在还镇守北平呢,不可轻易调动。 “那小朱公子觉得,此事该交给谁去办合适呢?” 朱棣闻言眉头一皱,确实没什么人选,所以也看向了朱高希。 朱高希眼中闪过一抹精光,笑呵呵地举荐了一个人才。 “那这就不得不提及一位钱粮高手、赋税专家了。” 朱棣眼睛大亮,这不是他正缺少的人才吗? “爔儿快说,究竟是何人?” “原户部右侍郎,夏原吉!” 夏原吉? 原户部侍郎? 嗯……好像有些印象啊! 朱棣听到这个名字,顿时陷入了思索,随即看向了一旁的道衍和尚。 道衍随即提醒道:“就是那个提出困杀之计的夏原吉。” 此话一出,朱棣顿时恍然大悟。 原来是这个夏原吉! 朱棣还是有些印象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