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想到那般场景,朱棣脸色都白了几分。 “此事……倒是皇帝陛下考虑欠妥了。” “皇庄一事断不可为,我回去之后就上奏陛下,严厉打击任何权贵官员侵占百姓田地,绝不能开启这兼并之风!” 不得不承认,朱棣就是朱棣,历史上那位英明神武、名垂千古的永乐大帝。 短暂失神后,他就立刻反应了过来,绝不能开此先河,给后世子孙留下这巨大隐患! 朱高希听到这话,笑呵呵地点了点头。 他当真不是在杞人忧天,也不是在信口胡咧咧。 事实上,大明朝的税收问题,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严重的,一度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。 大明朝洪武年间,平均税收两千三百万税收万石稻米,麦子四百七十万石。 到了正德年间,税收下降为两千二百万石稻米,麦子四百五十万石。 到这儿其实也还能接受,看起来没有降低多少。 然而到了嘉靖年间,税收下降为一千八百万石稻米,麦子四百二十万石,这些税粮折合起来也就九百万两银子。 九百万两银子,对于一个朝廷而言,自然是远远不够的。 比如嘉靖三十年,九边和沿海军费开支五百余万两白银,官员俸禄、修建宫殿八百万两白银,总计一千三百余万两,税粮九百余万两再加上税银三百多万两,竟然都还不够支出! 这还只是军费、俸禄和修建宫殿三项,朝廷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,结果光是这三项都远远不够了。 至于赈济灾民、救济百姓什么的,那就更是没钱了! 以致于到了隆庆年间,税收竟然只够每年维持前三月开支,后九个月都需要欠钱,东挪挪西挪挪,勉强维持朝廷正常运转,堂堂朝廷沦落到这种地步,真是可悲又可笑。 在万历时期,税收降低的更为严重,由于万历时期三大征,欠下了巨额军费,万历狗皇帝更是不当人,想方设法地横征暴敛,甚至采用了“关卡征税”的模式,每数百里就征一次税,像条疯狗一样,带给大明商业致命打击,致使商税萎缩百分之三十七,商业萎缩百分之六十以上,数省商人几乎绝迹,大明王朝也就此彻底崩盘! 究其原因,无疑问题就出在田地上面! 随着士绅缙绅和权贵豪强疯狂兼并田地,百姓自耕农的田地只会越来越少,朝廷可以征收的赋税也因此不断减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