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希望所在-《大唐:李世民是我爹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计算着时间,到那时,他们一行人也该回到齐州了。

    李佑早已规划妥当,他在齐州有大片田地,尽可以拿来试验,种植红薯。

    而这大缸又较为灵便,扛到马车上,一路便能运回齐州。

    到那时,那大片田地,便会变成整个大唐的希望。

    当然,李佑心中也清楚,只靠这一根幼苗,并不能保证培育出红薯来。

    但他还有另一手准备。

    青州那边也有有了进展,只待那支商船队伍回到青州码头,李佑的人便能接洽上。

    到时候,有了更多红薯,这培育红薯的任务,定能顺利完成。

    憧憬着未来满地的红薯,李佑没来由地兴奋起来。

    作为皇子,他并不缺衣少食,但一念及自己能给这一世的大唐,带了极大改变,他仍是满心欢喜。

    或者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达者兼济天下”吧……

    当然,于公有好处,于私,于他李佑本人,这件事也有极大利益。

    李世民至少还有十年的寿命,在这后十年里,诸多皇子为了那储君之位,那可是斗得你死我活。

    李佑手握红薯这一大杀器,无论是捏在手里,抑或是献给李世民,都能为自己争取到合适的利益。

    看着这新发的幼芽,李佑发自内心地笑出声来,他深深叹了口气,憧憬地看向齐州方向:

    “看来,咱们得将回齐州的事,提上日程了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王府正门口,一辆马车缓缓驶出,一路朝南而去。

    马车上,王妃韦敏换了身朴素衣裳,去掉了金银钗饰,看上去素净了许多。

    她不时撩开车帘,探出头朝外观望着。

    在韦敏身旁,小丫鬟汤圆怀抱着从王妃赏的枣泥糕吃得有滋有味。

    “汤圆,你当真知道,这长安城里的穷人都住在哪儿?”

    韦敏缩回了脑袋,问向汤圆。

    “嗯,当然……当然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汤圆擦了擦嘴角的糕点碎屑,也撩开车帘,抬手指向南方:

    “这长安城最北边是皇城,皇城边上,便是皇亲贵戚、国公朝臣们住的地方,东西二市也在皇城根上。”

    “而南城,住的都是平民百姓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