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 最好寿礼-《大唐:李世民是我爹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李世民悠悠一念,随即笑着点头:「倒是个好点子!」

    他再看向阴妃:「爱妃,齐王倒真是长大了!他不光送了份烟花大礼,还发善心,行善举,为你这个做母亲的积攒功德呢!」

    阴妃这时已眼眶微红,爱怜地看了看李佑、韦敏,连连点头道:「是啊,臣妾却是不知道,我儿还有这份孝心!」

    老两口连连夸赞,倒是叫李佑有些脸红了。

    这事儿其实与阴妃的寿辰无关,也并非李佑做主,不过是韦敏善心泛滥,自发做的善举罢了。

    只是百姓们由齐王府联想到阴妃,自然而然地凑过来回报恩德,再经韦敏一诠释,就变成了他李佑大发善举,为母积德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,也只能感谢这大通坊的贫民们太过给力,难得解除了宵禁,不出去乐呵乐呵,竟跑到这皇城根儿来了。

    「大通坊?」

    李世民又悠悠叹了口气,沉吟道:「朕记得,大通坊该是在城南吧?这些百姓打大通坊走来,怕是要费不少工夫……」

    长安城占地极广,大通坊在长安城西南方位,而太极宫在正北方向。

    隔了这么远,赶过来可不轻松。

    再看底下的百姓多是贫民,显然是花不起钱雇车马的,多半是徒步前来。

    费了这么大力气,就是

    为了来向阴妃贺寿,足可见百姓心诚。

    李世民又拉着阴妃,到了城头上,细细观望着下方百姓。

    那百姓许是见了城头上有人,这时叫嚷得更加热切。

    阴妃看得泪湿衣襟,哭哭啼啼回转过头来,连声赞许:「这份功德,是本宫今晚收到的最好寿礼!」

    这是对李佑的极大肯定,在场的宾客朝臣们听了,也是连连点头,纷纷朝李佑这边竖起拇指,附和夸赞。

    一场烟花表演,一群百姓来贺,既让所有人涨了见识,又活络了宴会气氛,更为阴妃攒了民心祝福。

    比起那些用银钱购买的珍宝,这样的寿礼显然要强得多。

    一行人在城头看了一阵,感慨了一阵,李世民龙颜大悦,当下挥手指派将士们,给城下百姓赏些衣食,权作回赠。

    接着,一行人又返回宫内,继续这一场宴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