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大亮自是猜想不到,他那日自作聪明的一招挑拨离间,竟是让李佑与秦理走到了一起,结成了剿寇同盟。 自打刘大亮诚邀秦理帮忙剿匪,被秦理拒绝后,刘大亮就一直记恨着秦理。 前番到李佑府上挑拨离间,原本是想借李佑的手除掉秦理。 可刘大亮绝没有想到,李佑与秦理两人,居然会这么块彼此信任,达成同盟。 此刻,二人在城外汇合,很快便领着队伍一路朝东而去。 从州城到那临亭乡,不过二三十里地,即便队列中有不少步卒,也绝不用耗费太长时间。 李佑很快就到了临亭乡,找到了刘老三的籍贯所在地。 这是一处十分古朴的村子,村落中人数不多,李佑的大军赶至时,连出门来看热闹的人都很少。 之所以到这村子里来,自然是因为天色渐晚,李佑得找个地方休整一二。 这么多人,想要寻地方休整可不容易。 在外面搭上帐篷自是可以,但却不如现成的屋子来得方便。 村子里还预留着大量空屋,只消找几个屋子,将兵士塞进去,便能顺利熬过一整晚。 未经百姓允许,擅自闯入留置的空屋,这自是不大妥当。 可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,倒不如李佑拿来,废物利用。 也省得他们临时再布置营帐,徒劳浪费大量时间。 正安置着侍卫,悠然住进空屋中,李佑却听得身旁有人惊叫了出声。 “刘三叔,是你吗刘三叔?” 说话的人是个半人高的孩童,穿得十分破旧。 这孩童光着脚丫子,凑到这队列旁来,直朝着李佑马车旁的刘老三直呼叫起来。 这孩子胆子倒不小,这么多兵马将士,他却像全没看见一般,只探着脑袋朝刘老三呼喝着。 刘老三这时已凑了过去:“二蛋,你没逃难跑出去?” 那孩子嘿嘿傻笑着:“左右咱们村子都没人了,那匪寇压根就看不上咱们了。咱们村子反倒更安全了。” 这孩子又凑上来,直往刘老三怀中,旁若无人地亲昵着:“自打三叔你离开后,咱们村子只遭过两回劫,便再无匪寇上门了。” “想是那匪寇也觉得咱们村里无人,再没什么可抢的了……” 这孩子说得轻描淡写,可李佑听来,却是唏嘘不已。 “只”遭过两回劫…… 这是多么讽刺的表述,被劫了两回,居然可以以“只”来形容。 第(1/3)页